fbpx

2016 年 6 月 27 日

認識美國的教育體制: 幼稚園與小學

0  comments

我會想留在美國的主要因素,是美國的教育。我接受台灣的教育,從小學念到研究所,只有念研究所時讓我覺得真正在受教育。其他時間,念書只是為了應付考試。

當我到美國交換學生時,看到班上同學很勇於發言,老師上課也都以討論為主。不禁讓我思考,為何我就是不敢舉手? 為什麼我不願參與討論? 是什麼造成我跟美國人如此的差異?

回想我的求學過程,上課就是起立、敬禮、坐下,老師在講課,我們在底下認真筆記。我從來沒想過念書要做什麼,只知道如果明天考試少拿一分,會被打一下屁股。

隨著自己的小孩到學校上課,開始接觸到美國的基礎教育,了解為何我們會跟美國人不同。

學校每個學期會安排家長教師 (Parents as teacher),家長除了到學校幫忙外,也可以藉此了解孩子的上課狀況。我發現孩子們上課是透過說故事玩遊戲來學習,老師都是鼓勵而非責罵。

孩子們每周會輪流帶一樣東西到學校分享,從小就開始學習分享與討論,在愛中成長的小孩,長大又怎麼會懼怕於課堂上分享呢?

Self-esteem and self-love are the opposites of fear; The more you like yourself, the less you fear anything. – Brian Tracy

美國的教育體制

美國的教育體制與台灣有些許的不同,請參考下方圖表:

美國與台灣教育比較表
美國與台灣教育比較表

美國的義務教育 K-12

美國的義務 (免費) 教育,稱為K-12,也就是從Kindergarten到12th Grade (高中)。每個州的入學規定不同,大部分的州政府規定入學年齡為5歲,至少要念到18歲 (高中畢業)。

公立學校 (Public schools)

在大學以前,就讀公立學校是免費的。免費指的是免學費,營養午餐、文具用品、校外教學等,還是要付費。每個學區都有自己的學校,學校的資源來自於學區的房屋稅,大家都想搬進好學區,也造成房價的飆漲。

透過SchoolDigger.com,可以查詢學校的評等。我喜歡用這個網站,因為它可以在地圖上顯示學區的界線,藉由地圖了解好學區的位置。

schoolDigger
學區評等查詢 SchoolDigger.com

私立學校 (Private schools)

私立學校沒有學區的限制,一般都是由教會經營。私立學校費用較高,但提供小班制,老師能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個別學生。因為宗教的因素,私立學校也對於學生的品德要求較高。

在家上學 (Homeschooling)

在美國約有3%的學生是在家上學,在家上學能讓孩子的精力集中於學業,家長也能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。根據家庭教師的上課時間與數量,在家上學的費用可能與上私立學校的費用相當,甚至更高。

各州法律對於在家上學的規範不一,你可以參考這個網站,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:

  • 通報州政府 (Notification of Homeschooling):

申請在家上學需要通報所在學區,分為不需通報只要通報一次每年回報

  • 父母的教育程度 (Parent Education Minimums)

大部分的州沒有規定父母的教育程度,但有些州規定家長要有教學的能力,但沒有規定須具備大學學位。

  • 教學主題 (State Mandated Subjects)

有33個州規定家長教孩子特定課目,其他州則沒有特別規定。

  • 學業評估 (Assessment Requirements)

公立學校有定期的學業評估,在家上學的學生大部分不用接受評估。

資源連結:

Preschool (幼稚園)

每個州的幼稚園制度不一樣,我們以前住在Illinois州,小學裡面有附設幼稚園,提供0-4歲的課程。

  • 0-3歲課程 (Birth-To-Three Program)

這個課程對於新手父母很有幫助。學校有家庭訪問並提供學習測試,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進度。每個月2次的遊玩時間 (playtime),家長們帶著孩子在學校環境一起遊玩,透過小組討論,交換彼此的育兒心得。每個學期有2次的田野教學 (filed trip) ,讓家長有機會帶著孩子探索社區。每個月還有育兒研討會,教導家長如何訓練孩子上廁所、孩子紀律、與飲食營養等。

  • 4歲 (Pre-K)

小學附設的Pre-K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念,因為我們是中文環境的家庭,為了讓孩子能跟上進度,就符合資格 (搬到Missouri州後,Pre-K都是自費的)。Pre-K提供每天2.5小時的課程,孩子們透過活動來探索各種領域,包括科學、藝術、閱讀與寫作、戲劇、音樂、數學。每天都有戶外遊戲、音樂課,與說故事時間。老師們還會教孩子們,如何尊重、接納其他同學,鼓勵自我獨立與自我控制,以及如何控制情緒。上完Pre-K,一般孩子都會認識數字跟英文字母了。

Elementary School (小學)

5歲開始就可以去上小學,上課時間是一整天,以下分享我觀察的心得:

  • 學校環境

開學前我們去參觀了學校的環境與教室,不像台灣小學是開放式的,美國的小學有門禁,平常進出必須經過檢查,所以很安全。老師會把學生的作品貼在走廊上,到處都能看到孩子們豐富的創造力。因為冬天會下雪,學校裡面都有空調,夏天也有冷氣,環境很舒適。

  • 校車

學校會有校車,我們只要在社區定點等車。入學的第一年,學校規定Kindergarten學生的家長要在等車的地方陪伴。如果錯過校車,就要自己送去學校。放學也要在定點等孩子,如果司機沒看到家長,不會讓孩子下車,會把孩子載回學校,家長再去學校接回來。

  • 營養午餐

中午學生會分年級輪流用餐,學校的餐廳是自助式的,排隊拿自己想吃的東西,自己找座位坐下,吃完了就自己收拾好。學校會在網站上公告菜單,家長中午也可以進學校陪孩子用餐。每餐的費用是$2.65,大人$2.75,低收入戶$0.40。

lunch menu
學校菜單
  • 小老師

每個學期末,學校會表揚班上的小老師。小老師是在各個領域表現優異的學生,例如寫作、數學、科學、繪畫等,小老師會幫助其他同學在該科上的學習。同學們也會透過短片分享,對小老師表示感謝。

  • 學校作業

學校的作業非常少 ,寒暑假也沒有作業。但每隔一段時間老師會對孩子做學業評估,並建議我們在哪些部分需要再加強。

入學時間: 小學入學年齡是5歲 ,在大部分的州,是以9/1前來計算。也就是說,如果是9/1之後才滿5歲,就要等到隔年才能入學。你可以在這個網站的表格中,查詢各州規定的日期。

劉大偉在TED分享,他在台灣被當成低能兒,但到了美國之後,發掘了他畫畫的天分。他說:” 在台灣人們說要追求穩定的工作,在美國人們說要追逐偉大的夢想”,這就是台灣與美國教育最大的不同。每個小孩子都是鑽石,我相信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賦,別把鑽石當玻璃珠。

Michael


Michael居住於美國芝加哥,白天是雲端工程師,晚上是分享美國生活的部落客。他熱愛運動與高科技產品,喜歡下圍棋、開車旅行跟釣魚,是三個孩子的爹。你可以到他的個人網站看更多資訊。



你可能也喜歡...

如何在美國在家自學

如何在美國在家自學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>